投资贸易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内地和香港避免双重征税安排文本并请做好执行准备的通知
2006-10-31

国税函[2006]第8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 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已于2006年8月21日在香港正式签署。该安排还有待于双方完成各自所需法律程序后生效执行。现将该安排文本印发给你们,请做好执行前的准备工作。 附件: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国家税务总局 二○○六年九月二十七日 附件: 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 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为避免对所得的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人的范围 本安排适用于一方或者同时为双方居民的人。 第二条 税种范围 一、 本安排适用于由一方或其地方当局对所得征收的所有税收,不论其征收方式如何。 二、 对全部所得或某项所得征收的税收,包括对来自转让动产或不动产的收益征收的税收以及对资本增值征收的税收,应视为对所得征收的税收。 三、 本安排适用的现行税种是: (一) 在内地: 1.个人所得税; 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二) 在香港: 1.利得税; 2.薪俸税; 3.物业税。 不论是否按个人入息课税征收。 四、 本安排也适用于本安排签订之日后征收的属于增加或者代替现行税种的相同或者实质相似的税收,以及适用于将来征收而又属于本条第一款或第二款所指的任何其它税收。双方主管当局应将各自税法所作出的实质变动,在其变动后的适当时间内通知对方。 五、 现有税收连同本安排签订后征收的税收,以下分别称为“内地税收”或“香港特别行政区税收”。 第三条 一般定义 一、 在本安排中,除上下文另有解释的以外: (一) “一方”和“另一方”的用语,按照上下文,是指内地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 (二) “税收”一语按照上下文,是指内地税收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税收; (三) “人”一语包括个人、公司、信托、合伙和其它团体; (四) “公司”一语是指法人团体或者在税收上视同法人团体的实体; (五) “企业”一语适用于所有形式的经营活动; (六) “一方企业”和“另一方企业”的用语,分别指一方居民经营的企业和另一方居民经营的企业; (七) “海运、空运和陆运”一语是指一方企业以船舶、飞机或陆运车辆经营的运输,不包括仅在另一方各地之间以船舶、飞机或陆运车辆经营的运输; (八) “主管当局”一语,在内地是指国家税务总局或其授权的代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指税务局局长或其获授权的代表,或任何获授权执行现时可由税务局局长执行的职能或类似职能的人士或机构; (九) “经营”一语包括专业性劳务活动和其它独立性活动。 二、 在本安排中,“内地税收”或“香港特别行政区税收”不包括根据任何一方关于本安排凭借第二条而适用的税收的法律所征收的任何罚款或利息。 三、 一方在实施本安排时,对于未经本安排明确定义的用语,除上下文另有解释的以外,应当具有当时该一方适用于本安排的税种的法律所规定的含义,税法对有关术语的定义优先于其它法律对同一术语的定义。 第四条 居 民 一、 在本安排中,“一方居民”一语,有以下定义: (一) 在内地,是指按照内地法律,由于住所、居所、总机构所在地、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或者其它类似的标准,在内地负有纳税义务的人。但是,该用语不包括仅由于来源于内地的所得,在内地负有纳税义务的人; (二)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指: 1.通常居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个人; 2.在某课税年度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逗留超过180天或在连续两个课税年度(其中一个是有关的课税年度)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逗留超过300天的个人; 3.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为法团的公司,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地区成立为法团而通常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管理或控制的公司; 4.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组成的其它人,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组成而通常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管理或控制的其它人。 二、 由于第一款的规定,同时为双方居民的个人,其身份应按以下规则确定: (一) 应认为是其有永久性住所所在一方的居民;如果在双方同时有永久性住所,应认为是与其个人和经济关系更密切(重要利益中心)所在一方的居民; (二) 如果其重要利益中心所在一方无法确定,或者在任何一方都没有永久性住所,应认为是其有习惯性居处所在一方的居民; (三) 如果其在双方都有,或者都没有习惯性居处,双方主管当局应通过协商解决。 三、 由于第一款的规定,除个人以外,同时为双方居民的人,应认为是其实际管理机构所在一方的居民。 第五条 常设机构 一、 在本安排中,“常设机构”一语是指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 二、 “常设机构”一语特别包括: (一) 管理场所; (二) 分支机构; (三) 办事处; (四) 工厂; (五) 作业场所; (六) 矿场、油井或气井、采石场或者其它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 三、 “常设机构”一语还包括: (一) 建筑工地,建筑、装配或安装工程,或者与其有关的监督管理活动,但仅以该工地、工程或活动连续六个月以上的为限; (二) 一方企业直接或者通过雇员或者雇用的其它人员,在另一方为同一个项目或者相关联的项目提供的劳务,包括咨询劳务,仅以在任何十二个月中连续或累计超过六个月的为限。 四、 虽有本条上述规定,“常设机构”一语应认为不包括: (一) 专为储存、陈列或者交付本企业货物或者商品的目的而使用的设施; (二) 专为储存、陈列或者交付的目的而保存本企业货物或者商品的库存; (三) 专为另一企业加工的目的而保存本企业货物或者商品的库存; (四) 专为本企业采购货物或者商品,或者搜集信息的目的所设的固定营业场所; (五) 专为本企业进行其它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的目的所设的固定营业场所; (六) 专为本款第(一)项至第(五)项活动的结合所设的固定营业场所,但这种结合所产生的该固定营业场所的全部活动应属于准备性质或辅助性质。 五、 虽有本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定,当一个人(除适用第六款规定的独立代理人以外)在一方代表另一方的企业进行活动,有权并经常行使这种权力以该企业的名义签订合同,这个人为该企业进行的任何活动,应认为该企业在该一方设有常设机构。除非这个人通过固定营业场所进行的活动限于第四款的规定,按照该款规定,不应认为该固定营业场所是常设机构。 六、 一方企业仅通过按常规经营本身业务的经纪人、一般佣金代理人或者任何其它独立代理人在另一方进行营业,不应认为在该另一方设有常设机构。但如果这个代理人的活动全部或几乎全部代表该企业,不应认为是本款所指的独立代理人。 七、 一方居民公司,控制或被控制于另一方居民公司或者在该另一方进行营业的公司(不论是否通过常设机构),此项事实不能据以使任何一方公司构成另一方公司的常设机构。 第六条 不动产所得 一、 一方居民从位于另一方的不动产取得的所得(包括农业或林业所得),可以在该另一方征税。 二、 “不动产”一语应当具有财产所在地的一方的法律所规定的含义。该用语在任何情况下应包括附属于不动产的财产,农业和林业所使用的牲畜和设备,有关房地产的一般法律规定所适用的权利,不动产的用益权,以及由于开采或有权开采矿藏、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取得的不固定或固定收入的权利。船舶和飞机不应视为不动产。 三、 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应适用于从直接使用、出租或者任何其它形式使用不动产取得的所得。 四、 本条第一款和第三款的规定也适用于企业的不动产所得。 第七条 营业利润 一、 一方企业的利润应仅在该一方征税,但该企业通过设在另一方的常设机构在该另一方进行营业的除外。如果该企业通过设在该另一方的常设机构在该另一方进行营业,其利润可以在该另一方征税,但应仅以属于该常设机构的利润为限。 二、 除适用本条第三款的规定以外,一方企业通过设在另一方的常设机构在该另一方进行营业,应将该常设机构视同在相同或类似情况下从事相同或类似活动的独立分设企业,并视同该<